【关于所有辛弃疾名句】辛弃疾(1140年-1207年),字幼安,号稼轩,南宋著名词人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。他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,却壮志未酬,因此其词作多含豪情与悲愤,风格雄浑奔放,被誉为“词中之龙”。他的许多名句流传千古,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。
以下是对辛弃疾部分经典名句的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,便于查阅和记忆。
一、辛弃疾名句总结
辛弃疾的词风融合了豪放与婉约,既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,也有对个人遭遇的感慨。他的作品情感真挚,语言凝练,极具艺术感染力。以下是他一些最具代表性的名句:
出处 | 名句 | 意境与情感 |
《青玉案·元夕》 | 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。” | 表达对理想爱情的执着追求,也暗含对人生理想的追寻。 |
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》 | “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。” | 抒发壮志未酬的悲愤与对军旅生活的怀念。 |
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 | “把吴钩看了,栏杆拍遍,无人会,登临意。” | 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与孤独。 |
《西江月·夜行黄沙道中》 | “明月别枝惊鹊,清风半夜鸣蝉。” | 描写田园风光,清新自然,充满生活气息。 |
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 | “千古江山,英雄无觅孙仲谋处。” | 借古抒怀,表达对历史英雄的追思与对现实的忧虑。 |
《菩萨蛮·书江西造口壁》 | “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。” | 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坚定信念与希望。 |
《鹧鸪天·有客慨然谈功名》 | “却将万字平戎策,换得东家种树书。” | 反映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与对现实的讽刺。 |
《贺新郎·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》 | “男儿到死心如铁,看试手,补天裂。” | 展现豪迈气概与不屈精神。 |
《摸鱼儿·更能消几番风雨》 | “君不见,玉环飞燕皆尘土!” | 表达对权贵短暂人生的感慨与批判。 |
《清平乐·村居》 | “大儿锄豆溪东,中儿正织鸡笼,最喜小儿无赖,溪头卧剥莲蓬。” | 描绘乡村生活,生动活泼,充满童趣。 |
二、结语
辛弃疾的词作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,更承载着他对国家、民族的深情厚谊。他的名句或激昂慷慨,或细腻婉转,展现了他丰富的情感世界与深刻的思想内涵。这些句子至今仍被广泛引用,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无论是“醉里挑灯看剑”的豪情,还是“众里寻他千百度”的柔情,都体现了辛弃疾作为一位文人与战士的双重身份。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,更是历史与情感的见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