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1973年江西发现的是什么遗址】1973年,江西省在考古调查中发现了一处重要的古代文化遗址,这一发现为研究长江流域的史前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该遗址的发现不仅丰富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内涵,也揭示了当时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。
以下是对该遗址的基本信息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展示:
一、
1973年,江西省在进行文物普查时,于南昌市新建区的吴城遗址附近发现了大量陶器碎片和石器工具。经过初步勘探与发掘,确认该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,距今约5000至4000年。吴城遗址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早期文明代表之一,其文化特征与长江流域的其他遗址如大溪文化、屈家岭文化等有密切联系。
吴城遗址的发现,填补了江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的空白,也为探索中华文明的多元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。遗址中出土的陶器、石器、骨器等遗物,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方式、生活习俗以及社会组织形态。
二、遗址信息表
项目 | 内容 |
发现时间 | 1973年 |
发现地点 |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 |
遗址名称 | 吴城遗址 |
文化类型 | 新石器时代晚期 |
年代范围 | 约5000—4000年前 |
主要遗物 | 陶器、石器、骨器 |
文化特征 | 与长江中下游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有联系 |
研究意义 | 填补江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空白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1973年江西发现的遗址——吴城遗址,对于了解长江流域的史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。它的发现不仅推动了当地考古工作的深入,也为全国范围内的史前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材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