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揪字能组哪些词】“揪”是一个常见的汉字,读音为jiū,属于左右结构,部首为“扌”,表示与手有关的动作。在汉语中,“揪”常用来表示用手抓住、拉扯或用力捏住等动作。它虽然不是一个高频字,但在日常用语和书面表达中仍有较多应用。以下是对“揪”字能组成哪些词语的总结。
一、常见词语汇总
序号 | 词语 | 含义简述 | 例句示例 |
1 | 揪住 | 抓住某人或某物 | 他一把揪住了逃跑的小偷。 |
2 | 揪心 | 形容内心非常痛苦或难过 | 看到孩子受伤,她的心都揪紧了。 |
3 | 揪头发 | 用手指抓头发 | 他气急败坏地揪着自己的头发。 |
4 | 揪耳朵 | 用手指拉扯耳朵 | 老师生气地揪了学生的耳朵。 |
5 | 揪尾巴 | 比喻抓住对方的弱点或把柄 | 这个贪官被揪住了尾巴,终于被查处。 |
6 | 揪出 | 找出、揭发 | 警察成功揪出了犯罪团伙的头目。 |
7 | 揪打 | 用拳头击打 | 两人因争执而揪打在一起。 |
8 | 揪团 | 一种民间舞蹈形式 | 在乡村,人们常常跳揪团舞庆祝节日。 |
9 | 揪扯 | 拉扯、纠缠 | 他们互相揪扯,谁也不让谁。 |
10 | 揪眉头 | 表示思考或担忧的表情 | 他一边听汇报,一边揪着眉头不说话。 |
二、词语特点分析
1. 动词性较强:大部分“揪”字词语是动词或动词短语,表示具体动作。
2. 多用于口语:如“揪心”、“揪住”等,在日常对话中较为常见。
3. 部分为比喻用法:如“揪尾巴”、“揪出”等,常用于比喻揭露问题或缺点。
4. 文化色彩较浓:像“揪团”这样的词语,带有地方文化特色,较少出现在现代书面语中。
三、使用建议
- “揪”字在正式写作中使用频率较低,多用于描写人物动作或情绪。
- 若想增强语言表现力,可适当使用“揪心”、“揪住”等词。
- 注意区分“揪”与“揪”相关的近义词,如“抓”、“拉”、“扯”等,避免混淆。
通过以上整理可以看出,“揪”字虽不复杂,但其组成的词语却丰富多样,既可用于描述具体的动作,也可用于表达情感或进行比喻。掌握这些词语,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生动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