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时讯 > 宝藏问答 >

疮痍意思和来源是什么

2025-09-22 02:19:37

问题描述:

疮痍意思和来源是什么,有没有人能看懂这个?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2 02:19:37

疮痍意思和来源是什么】“疮痍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常用于描述创伤、伤痕或灾难后的状态。它不仅指身体上的伤口,也常用来比喻社会、国家或人民在经历重大打击后所留下的伤痕。下面将从词义、来源及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
一、词语解释

词语 拼音 释义
疮痍 chuāng yí 1. 本义:皮肤上的伤口或伤疤。
2. 引申义:比喻国家、民族或人民在战争、灾害等重大事件中遭受的伤害与创伤。

二、词语来源

“疮痍”最早见于古代文献,多用于文学作品中,表达对战争或灾难后社会状况的描写。其来源可以追溯到:

- 《左传》:记载春秋时期的历史,其中提到“国破家亡,民不聊生”,虽未直接使用“疮痍”,但已有类似意境。

- 《史记》:司马迁在描写战乱后的景象时,常用“疮痍满地”来形容百姓流离失所的状态。

- 唐宋诗词:如杜甫、白居易等诗人在作品中常用“疮痍”形容战乱后的凄凉景象,增强诗歌的感染力。

三、常见用法

“疮痍”常用于以下语境:

1. 文学描写:如“山河破碎,疮痍满地”。

2. 历史叙述:如“近代中国饱受战火摧残,疮痍未愈”。

3. 政治或社会评论:如“经济危机后,社会疮痍待复”。
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
类别 词语
近义词 创伤、伤痕、创伤、创伤
反义词 完好、恢复、康复、平静

五、总结

“疮痍”一词源于古代文学与历史记载,最初指身体上的伤口,后来引申为国家、社会在重大灾难或战争后所留下的伤痕。它不仅具有形象化的语言美感,还承载着深刻的历史与情感内涵。在现代汉语中,“疮痍”常用于表达对过去苦难的回顾或对现状的反思。
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疮痍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,更是一种文化记忆与情感表达的载体。理解它的含义与来源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汉语的丰富性与深度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