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盘虬卧龙是什么意思?】2、盘虬卧龙是什么意思?
“盘虬卧龙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虽然外表看起来不起眼或低调,但实际上隐藏着非凡的才华和能力。这个成语多用来比喻有才能但尚未被发现或未被重用的人。
在古代文学中,“盘虬卧龙”常用来形容隐居山林、不为人知的贤才,如诸葛亮在未出山前就被称为“卧龙先生”。因此,“盘虬卧龙”不仅指外在形态的盘曲、伏卧,更强调内在的潜力与智慧。
一、词语解析
词语 | 拼音 | 释义 |
盘虬 | pán qiú | 形容树木枝干弯曲盘绕的样子,也比喻人或事物曲折、隐秘。 |
卧龙 | wò lóng | 比喻隐居的贤才,或未被重用的杰出人物。 |
二、成语含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盘虬卧龙 |
拼音 | pán qiú wò lóng |
类型 | 成语 |
含义 | 形容有才华但尚未显露或未被重用的人。 |
用法 | 多用于描述有潜力、有实力但低调内敛的人。 |
出处 | 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,如《三国演义》中对诸葛亮的称呼。 |
例句 | 他虽身处基层,却是个盘虬卧龙,将来必成大器。 |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应用示例 |
人才评价 | “他在公司里默默无闻,其实是个盘虬卧龙。” |
文学描写 | “这位老者看似平凡,实则盘虬卧龙,不可小觑。” |
职场推荐 | “这个年轻人虽然刚入职,但我觉得他是盘虬卧龙,未来可期。”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词语 |
近义词 | 隐士、潜龙、藏龙卧虎 |
反义词 | 显露、张扬、出头鸟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盘虬卧龙”不仅仅是一个形象的描述,更是一种对人才潜力的肯定与期待。它提醒我们,在评价一个人时,不能只看表面,更要关注其内在的品质与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