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得陇望蜀出自哪里】“得陇望蜀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用来形容人贪心不足,得到了一个东西后还想要另一个。这个成语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典故。以下是对该成语出处的总结与分析。
一、成语出处总结
“得陇望蜀”最早出自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。原文如下:
> “得陇望蜀,人心难测。”
这句话的意思是:得到了陇地(今甘肃一带),又想得到蜀地(今四川一带),说明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。
在历史背景中,东汉初年,隗嚣是割据西北的一位军阀,他曾一度控制陇地。但他在取得陇地之后,仍然企图进一步夺取蜀地,最终被刘秀击败。因此,“得陇望蜀”也常被用来比喻人得寸进尺、贪得无厌的行为。
二、信息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得陇望蜀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 |
原文 | “得陇望蜀,人心难测。” |
含义 | 比喻人贪心不足,得到一个又想要另一个 |
历史背景 | 东汉时期,隗嚣控制陇地后仍想夺取蜀地 |
使用场景 | 多用于批评人贪婪、不知足 |
近义词 | 贪得无厌、得寸进尺 |
反义词 | 知足常乐、安分守己 |
三、结语
“得陇望蜀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揭示。它提醒人们要知足常乐,不要因一时的满足而失去更多的机会和幸福。在现实生活中,学会控制欲望、珍惜已有,才是长远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