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鹅鹅鹅古诗意思】《鹅鹅鹅》是唐代诗人骆宾王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,全诗如下:
> 鹅鹅鹅,
> 曲项向天歌。
> 白毛浮绿水,
> 红掌拨清波。
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鹅群戏水图,语言通俗易懂,画面感强,是儿童启蒙教育中常见的古诗之一。
一、诗歌
这首诗通过三句“鹅鹅鹅”开头,表现出诗人对鹅的喜爱和观察的细致。接着描述了鹅的外形特征和动作:弯曲的脖子仰头歌唱,白色的羽毛漂浮在绿色的水面上,红色的脚掌划动清澈的水面。整首诗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童趣。
二、逐句解析
句子 | 解析 |
鹅鹅鹅 | 重复“鹅”字,表现诗人对鹅的观察和喜爱,也增强语气和节奏感。 |
曲项向天歌 | 描写鹅的脖子弯曲,昂头高歌的姿态,展现出鹅的神态和动态美。 |
白毛浮绿水 | 描述鹅的白色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,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。 |
红掌拨清波 | 写鹅用红红的脚掌划动清澈的水面,表现出鹅的动作灵活和环境的宁静。 |
三、诗歌主题与情感
- 主题:描写鹅的外形、动作和生活环境,展现自然之美。
- 情感:表达了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,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。
四、艺术特色
1. 语言简练:全诗仅20字,却生动形象,富有画面感。
2. 拟人化手法:将鹅拟人化,赋予其“唱歌”的行为,增强趣味性。
3. 色彩对比:白毛与绿水、红掌与清波形成鲜明对比,增强了视觉效果。
五、教学意义
《鹅鹅鹅》作为一首经典的儿童启蒙诗,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语言感知能力,还能激发他们对自然和动物的兴趣。同时,它也是学习古诗的基本范本,适合用于小学语文教学。
六、结语
《鹅鹅鹅》虽短,却意境深远,语言质朴却富有美感,是古代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,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,还能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