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的意思】一、
“令公桃李满天下,何用堂前更种花”是一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《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》中的诗句。原诗为:
> 绿野堂前草木深,
> 令公桃李满天下。
> 今朝四邻皆受赐,
> 何须堂前更种花。
这句诗的字面意思是:令公(指裴度,唐代名相)在绿野堂前种下的桃李已经遍布天下,百姓都受益于他的教诲与恩泽,哪里还需要再在堂前种花呢?
从更深的含义来看,这句话表达了对一位贤德之人(如老师、领导或有德之士)的敬仰与赞美。他所培养的人才(“桃李”)遍布四方,影响深远,已无需再通过其他方式来彰显其功绩或地位。
这句话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教育成果显著,弟子众多,德行远播,是对其贡献的高度肯定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唐代白居易《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》 |
原文 | “令公桃李满天下,何用堂前更种花” |
字面意思 | 令公所种的桃李已遍布天下,不需要再在堂前种花 |
深层含义 | 赞美贤德之人弟子众多,德行远播,功绩显著 |
用途 | 常用于赞美教师、领导或有德之士的成就 |
比喻 | “桃李”比喻学生或门生,“满天下”表示影响广泛 |
诗歌背景 | 赞扬裴度的品德与教育成果,表达对其贡献的敬意 |
三、结语
“令公桃李满天下,何用堂前更种花”不仅是一句诗,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。它强调了真正的成就不在于表面的炫耀,而在于对他人、对社会的深远影响。无论是教育者还是领导者,若能以德服人、以才育人,便足以赢得世人的尊敬与传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