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姑息是什么意思】“姑息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常用于描述对错误行为或不良现象采取宽容、放任的态度,而不是及时纠正或惩治。这个词多用于批评那些不坚持原则、怕得罪人而选择妥协的行为。
一、词语解释
词义:
“姑息”指的是对错误或问题不加制止,反而予以容忍或纵容,以求暂时的安宁或表面的和谐。这种做法往往会导致问题进一步恶化。
词性:
动词(也可作形容词)
近义词:
纵容、放任、迁就、容忍
反义词:
严厉、严格、惩治、纠正
二、用法与例句
用法 | 说明 | 例句 |
动词 | 表示对错误行为的容忍 | 他总是对下属的错误行为姑息迁就,导致公司纪律涣散。 |
形容词 | 描述态度或行为的宽容 | 这种姑息的态度是不可取的,必须坚决纠正。 |
三、常见语境
场景 | 说明 |
管理中 | 对员工的不当行为不加处理,影响团队效率 |
教育中 | 对孩子的不良习惯不予纠正,造成负面影响 |
政治中 | 对腐败现象视而不见,损害社会公正 |
四、总结
“姑息”一词强调的是对问题的容忍和放任,而非积极应对。在实际生活中,过度姑息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。因此,在面对问题时,应坚持原则,勇于纠正,避免因一时的“和气”而酿成大祸。
词语 | 意思 | 性质 | 常见场景 |
姑息 | 对错误行为的容忍或放任 | 动词/形容词 | 管理、教育、政治等 |
近义词 | 纵容、迁就、容忍 | — | — |
反义词 | 严厉、纠正、惩治 | — | — |
通过了解“姑息”的含义及使用场景,我们可以在日常交流和工作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词语,并避免因姑息而带来的不良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