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当止不止原文及翻译】一、
“当止不止”是一个成语,出自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。其字面意思是“应当停止却不停止”,用来形容人做事不识时务、不知进退,或在不该继续的时候仍然坚持做某事,最终导致不良后果。
该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明知事情不可为却仍执意为之的行为,强调在适当的时候应该懂得放弃或停止,以避免更大的损失。
本文将提供“当止不止”的原文出处、含义解释,并附上现代汉语翻译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用法和意义。
二、原文及翻译对照表
| 中文原文 | 现代汉语翻译 |
|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,书未发,威后问使者曰:“岁亦无恙耶?民亦无恙耶?王亦无恙耶?”使者不说,曰:“臣奉使使威后,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,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?”威后曰:“不然。苟无岁,何以有民?苟无民,何以有君?故曰:‘苟有民,何患无君?苟有君,何患无民?’” | 齐王派使者去问候赵威后,信还没送出,赵威后就问使者说:“今年收成好吗?百姓好吗?大王好吗?”使者不高兴地说:“我奉命来问候赵威后,现在不先问大王,反而先问收成和百姓,难道是把低贱的放在前面,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?”赵威后说:“不是这样的。如果没有收成,哪里还有百姓?没有百姓,哪里还有君主?所以说:‘只要有百姓,还怕没有君主吗?只要有君主,还怕没有百姓吗?’” |
> 注:此段并非“当止不止”的直接原文,而是出自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,但其中体现的思想与“当止不止”有相似之处,即强调应知进退、权衡轻重。
三、“当止不止”的实际应用举例
| 场景 | 行为描述 | 是否符合“当止不止” |
| 商业投资 | 投资失败仍不断追加资金 | 是 |
| 学习考试 | 多次失败仍不放弃 | 否(可能是坚持) |
| 情感关系 | 明知对方不合适仍纠缠不清 | 是 |
| 政治决策 | 在明显不利的情况下仍强行推进政策 | 是 |
| 日常生活 | 身体不适仍坚持工作 | 是(若已影响健康) |
四、结语
“当止不止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处世智慧。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,要懂得审时度势、知进知退,避免因固执己见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。在现代社会中,这种智慧尤为重要,尤其是在职场、家庭和人际关系中,学会适时放手,往往比一味坚持更有价值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典故或扩展使用场景,可参考《战国策》及其他古代文献。


